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为民请命者获大福报的故事。
据《东海家乘》记载,明朝时,在江苏的昆山县有一个人名叫徐在川,字汝龙,是刑部官员徐申的儿子,很擅长于文学。虞山的一位官员严文靖聘请他作为西宾,也就是在家坐堂的私塾先生。当时在江浙一带倭寇猖獗,凡是两省沿海地区,都经常受战乱之苦,搞得民不聊生。到了嘉靖三十四年乙卯,苏、松四郡开始闹饥荒,难民遍野,哀声载道。
当时的抚藩大臣,因为正在用兵打仗,报喜不报忧,不敢向朝廷报告这里的饥荒严重的情况。而严公严文靖当时正以宫詹也就是太子属官的身份赋闲在家,私塾先生徐在川于是就劝他要为民请命,要把那里饥荒的状况向皇上禀奏。结果严公听了后一直犹豫不决。徐在川就代他起草了一个上疏,滔滔数千言,情词非常恳切,非常哀婉,然后又哀求严文靖,请严公上报朝廷。严公因为不确定这事到底该不该做,很是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前程,就想问问一位算卦很准的瞎子,看是不是应该上疏。
徐在川于是就焚香向天祷告,祈求上天庇佑,以求成功。而且暗中又送钱给那个占卜的人,说明原委,希望他即使占到坏卦,也请往好处讲,劝这位严公要上疏,以活万民。结果,还真占得吉卦,内容是 “上天协助,吉祥”。徐在川非常高兴,立即向严公解释:此疏文一上达天子,不仅万民得福,而且您的官位也会高远。严公大喜,毅然上达,果然得到皇上的批准,最后朝廷免除了江南全省的税赋,根据圣旨打开粮仓,凡漕粮已入官仓的,也都通知百姓如数领回。百姓们欢欣雀跃,喜声撒满道路。
没过多久,那位严公严文靖就被皇上提拔重用,最后更荣登相位。而这位徐在川作了交河令,更做了很多好事,政绩显要。特别是徐在川的长子,应聘为太仆公。太仆公的曾孙:徐乾学、徐秉义、徐元文,在一次殿试中更夺得同胞三鼎甲 ,即兄弟三人囊括了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三甲。之后担任司寇的徐乾学,又生下五子,叫做徐树谷、徐炯、徐树敏、徐树屏、徐骏,这五子又都统统做了有名的进士,当时在江南一带被称为五子登科。后世孙辈中做官的也很多。
所以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,一个人能够全心全意的为民、爱民,他的功德之大确实是福泽后世,福被江南。
清代周思仁在他的《安士全书》里讲了另外一个相反的故事:康熙己巳、庚午年间,有一位立斋先生就要被任命为宰相了,他正在住处起草上疏,想请求朝廷减免苏州、松江地区被多征的粮食。这时有一个陈姓的人却主张国粮不可马上就减免,还说只要自己有田在苏州,就要尽量不要跟皇上提减免一事,以免被人怀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。于是也代立斋写了一篇疏文,并劝他上报朝廷,大意认为这件事不必再讨论了。自此以后减免多征粮食的说法再也没有被提起。
可是就在这一年,那个姓陈的人竟然死在京城。相国也很快被罢官回家。这与徐在川的代草相比较,真的是相去甚远。这样的结果难道会是偶然的吗?周思仁认为,人们把这件事归罪于相国立斋先生,是冤枉他了。是啊,他的确是被动的,但也是因为他心里没有百姓,为官之人心里没有百姓的利益就不配为官,因而他领受的惩罚是罢官。而那个姓陈之人他的眼里不但没有百姓,而且只有如何讨好官员的心,竭力劝官员逆天而行,这样的不善之心上天可是要他用生命为代价来偿付啊。
在灾难面前是为民请命,还是顾念自身利益,上天对此的审核判定却是天壤之别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