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专注android技术,聚焦行业精粹,传扬中国传统文化,我们一直在努力

苏轼故事之苦中作乐

中国有一句谚语,“人的命,天注定”。然而,在年轻的时候,人们却往往对改变命运充满了期待,当岁月流逝,物是人非,面对命运之手的安排,又往往充满遗憾。但是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却有“敬天知命,循道而行”的说法。
历史上,不乏这样的智者,他们在困境中觉悟真理,在命运抛下的苦难中返本归真。

苏轼(公元1037-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,北宋眉州眉山(今四川)人,曾任翰林学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仅二十岁,就成为进士,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。被皇帝誉为“宰相”之才,他直言敢谏,锐意进取,想有一番作为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疾恶如仇,遇有邪恶,则“如蝇在食,吐之乃已”。

然而,在他激流勇进之时,一场牢狱之灾却把他从人生的顶峰推到了谷底。

被贬黄州

公元1079年,发生了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,有人指称苏轼在诗文中诽谤朝廷,诬陷者千方百计罗织罪名,想把苏轼置于死地。苏轼被捕入狱,被关押四个多月。

免于死罪的苏轼,被流放到黄州。物质上的贫困,却使得他有机缘躬身静思,直面人生的起落。

据《冷斋夜话》记载,就是苏轼被谪,去往黄州的路上,发生了一件事情。当快要抵达筠州前,苏轼的弟弟苏辙,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与云庵和尚、圣寿寺的聪和尚出城迎接五戒和尚。第二天,谈起来时,云庵和尚、聪和尚也都道出自己做了同样的梦,苏辙抚掌大笑道:“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,真是奇怪啊!”

当见到苏轼说起这件事时,苏轼说:“我八九岁时,曾梦见自己是个出家人,往来于陕右地区。我母亲怀孕的时候,梦见一个僧人前来投宿,那个僧人瞎了一只眼。”云庵和尚说:“五戒和尚正是陕右人,瞎了一只眼。他老年在高安游化,后在大愚圆寂,算起来他圆寂已经有五十年了。”而这一年,苏轼正好四十九岁,在他的诗作《南华寺》中曾写到,“我本修行人,三世积精炼。 中间一念失,受此百年谴。”

在过去的佛家修炼中,往往是累世修行,一世修不成,下一世接着再修炼,历史上这样事例非常多。正是在黄州期间,苏轼回首审视自己的命运,并开始潜心研习佛法。

 

苦中作乐

到了黄州,苏轼从未遇到过的艰苦困顿的日子来了。

苏轼是清官,两袖清风,到了黄州全家人的吃饭成了问题。一开始,每月把仅有的一点钱分成三十份,挂在房梁上,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做当天的生活费,然后将画叉藏起。又找到一块废地,荆棘瓦砾,满目疮痍。苏轼别无选择,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,刈割荆棘,深挖细整,终于整理出五十亩田园。看到苏轼有了田地,“四邻相率助举杯,人人知我囊无钱。”

在辛苦劳作之外,苏轼“扁舟草履,放浪山水间”,他在《东坡志林》“人生有定分”中写到:“抑人生自有定分,虽一饱亦如功名富贵不可轻得也?”难道人生有如天定,就是能吃饱肚子这件事,也和功名富贵一样,并非轻易就能得到吗?

物质的匮乏,却可以造就精神的升华,在困境中,苏轼以苦为乐,从不悲观。

临江仙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
家童鼻息已雷鸣。
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?
夜阑风静縠纹平。
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馀生。

前所未有的困难中,苏轼却悉心关照着身边的每个人,家童白天太累,晚上回来敲门敲不开,苏轼就独自到了江边。“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?”这个典故出自《庄子》“汝身非汝有也”、“全汝形,抱汝生,无使汝思虑营营”,人的身躯只是一个物质存在,并不是真我,世间营营之事,只不过是名利情仇,不值得留恋。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馀生。”人生如一叶扁舟,随遇而安,超然物外,即是心安。

在佛教看来,身体是皮囊,心为身累,心为身缚,当面对苦难,泰然处之,才能见到其他不同的真实物质和境界的存在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花花鞋 » 苏轼故事之苦中作乐

评论 抢沙发

国内精品Android技术社区

专注android技术,聚焦行业精粹,传扬中国传统文化,我们一直在努力

联系我们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