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专注android技术,聚焦行业精粹,传扬中国传统文化,我们一直在努力

赵抃敬天爱民

赵抃,字阅道,号知非子,北宋衢州西安人,进士及第,官至参知政事,以为人宽厚清正著称,死后的谥号叫“清献”。曾多次出任江西、浙江、四川、福建等地方官,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。他平生不治资业,不近声色,乐善好施,恤贫救人不可胜计,以“一琴一鹤”之清廉,声名远播。

《宋史》记载:“(赵)抃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”,“人问之,公曰:‘吾自少来,昼有所为,夜必拜告于天。不敢告者不敢为也。’”他说从年轻时起就这样做了,自己白天所做的事情,每夜一定恭敬地拜告上天,若是不敢禀告的事情,他就一定不敢去做。人们称他是一位表里如一的真君子。 赵抃初来虔州(江西赣州)任知州,当时虔州大旱,树叶枯黄,田地干裂,贡江数月无雨几乎干涸,沿江码头的舟船阻塞无数,尽皆被困于浅滩。赵抃于是亲率衙门文武官员赴水东嘉济庙祈雨,虔诚向上苍祈祷,当夜果然降下瓢泼大雨。贡江、章江、赣江三水一日“清涨七八尺”,虔州数月之旱顿然释之,百姓们为赵抃建生祠以示纪念。赵抃体恤百姓,简易为政,重视文教,与虔州通判周敦颐共同创办了清溪书院等院校,并亲自执教,当地民风渐趋淳朴。使当时难于治理的虔州出现了“属民自耕其田、自得其乐”“岁丰无盗、狱冷无冤”的社会清明景象和繁荣时期。

赵抃在虔州任职时,看到当时在岭外做官的一些人,有的因受不惯瘴气而死,多无法归葬故乡,其家小也不能够返家。他就打造了上百艘船,发公文告知各郡说:“各处有做官的人家,有在任上去世不能归葬故乡、其家小不能够返家的,都由我来帮助办理。”于是求助者络绎不绝,赵抃都给他们一艘船,并提供他们路费。

熙宁年间,吴越一带发生严重旱灾。赵抃知任越州,虽未立见饥荒,他已妥善安排救灾部署,环环紧扣,周到周全。在救灾期间,主持赈济,早晚操劳,从未稍微懈怠,事无巨细,亲自处理,把灾荒的灾害减到最低程度,使“生者得食,病者得药,死者得葬”。“是时旱疫,他郡民死者殆半,独抃所抚循,无失所。”当时因旱灾与流行病,其他郡的民众死亡者大概有一半,只有赵抃所救灾的地区,没有流离失所的情形。对此,曾巩曾有《越州赵公救灾记》,称赞他:“其施虽在越,其仁足以示天下;其事虽行于一时,其法足以传后。”

赵抃曾五次入蜀任职。他首次出任时,看到“蜀地远民弱,吏恣为不法”,就“禁吏为奸”,防止属下胡作非为。他以身作则,并到各地巡查,安抚百姓。“其为政,善因俗施设”,他因民众的需要而设立这些政策,“以宽为治,蜀人安之”,风气为之一变,没有人敢作恶,蜀地州郡安然无事。他“崇学校,礼师儒,民有可与与之,狱有可出出之”,重视教育,建书院办学校,亲临授课,写下劝学诗篇,如他在《劝学示江原诸生》中写道:“古人名教在诗书,浅俗颓风好力扶。口诵圣贤皆进士,身为仁义始真儒。”其为学、为人、为官的主张尽在诗中。宋英宗嘉许他说,“赵抃为成都,中和之政也。”

赵抃每次赴任时,行装十分简单,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。古琴放在一只布袋里,白鹤放在一只竹篓里,分两边驮在一匹马上,其他就是两袖清风。赵抃也以“一琴一鹤”的清廉名垂青史,“一琴一鹤”后来也成为形容廉吏的成语留传下来。在中国传统的语境里,琴比高雅,鹤喻高洁,苏轼称赞赵抃“清献先生无一钱,故应琴鹤是家传。”宋神宗即位后,对赵抃赞赏说:“闻卿匹马入蜀,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亦称是乎!”赵抃最后一次出任成都太守时,“蜀人既闻公来,男呼于道,女欢于灶。吏民欢呼,唯恐其去”“所至善治,民思不忘,犹古遗爱”。

赵抃后任天章阁待制。原先朝廷下令招募乡兵,过了期限也未能完成招募,主管的官员被判罪的有八百多人。朝廷下诏让赵抃督办,赵抃上奏说:“黄河以北地区连年丰收,所以应征的人少。请求宽限治罪,等待农闲的时候再行招募。”获罪的官员们都被免罪,而招募乡兵的事不久也就完成了。

赵抃任殿中御史时,为人耿介,敢于直言,“弹劾不避权幸,声称凛然,京师目为铁面御史。又称为‘铁面春风’”。他曾上疏曰:“朝廷事有轻重,体有大小。财利于事为轻,而民心得失为重。”他认为:“小人即使犯了小小的过失,也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;君子不幸有所贻误,也应当保全爱惜,以成就他的德行。”宰相韩琦称赞他为“世人标表”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修身,赵抃入蜀经过青白江时曾咏志说:“吾志如此江清白,虽万类混淆其中,不少(稍)浊也。”他躬行圣贤之道,每日将所做之事恭敬地拜告于天,而“不敢告者不敢为也”,正是他自律修成的浩然正气的体现,表明他敬畏上天,敬天道、守良知、持操行,眼中有天地,心中有众生,民胞物与,仁者爱人。

(源自《宋史》《太上感应篇例证》等)

官员拿出自己的私钱替百姓还欠税

清朝的缪燧,在康熙十七年,担任山东沂水县令。当时山的左边发生饥荒,朝廷将要从济南购米来赈济。

缪燧因为路远、往返需要很多天,且运费多,不便的缘故,请求允许发给百姓白银、让百姓自行买粮。办事的官吏以这样做违反圣旨,不听。缪燧力争,陈述应因地制宜的道理,草草地写了奏折上奏,得到批准。结果,官府现金不足,缪燧就倾囊救济百姓。饥荒之后,百姓多有流亡逃荒的,缪燧就拿出自己的私钱代替百姓偿还欠的赋税。他买来耕牛、种子,招回逃往他乡的百姓,让他们复业。

康熙三十四年,缪燧担任浙江定海县令。海水不宜饮用,他修筑了塘岸来隔离咸水,储蓄淡水。此县土地贫瘠、百姓贫困,不能按时交赋税,有延误期限的,缪燧就先替百姓垫上,秋收后再让他们偿还。 过去此县有出自渔民捕鱼的赋税,后来渔塘被占,渔民苦于此税,缪燧为渔民上奏请求免除了此税。民间日用所需,大多靠航海从郡城买来的,关卡的收费、勒索十分苛刻,缪燧请求永远禁止在关卡收费,在海关立石为证。

他去世后,百姓埋葬了他的衣冠,来纪念他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花花鞋 » 赵抃敬天爱民

评论 抢沙发

国内精品Android技术社区

专注android技术,聚焦行业精粹,传扬中国传统文化,我们一直在努力

联系我们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